2025年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需累计完成90学时,其中必修课需完成固定主题学习并通过考核,选修课可结合个人需求自由选择,所有学时需在2023-2025年三年周期内完成。
2025年上海公需科目学时要求分为两类:录播课程和直播课程。录播课程共49门、19**时,学员需完成视频学习并通过在线考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相应学时;直播课程共8门、96学时,学员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报名参加,具体课程安排以培训机构通知为准。无论是录播还是直播课程,所有学时均需在2023年至2025年三年内完成,每年完成情况无需单独考核,系统仅统计三年累计学时是否达标。
公需科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必修课为统一指定课程,如2024年广西地区曾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作为必修课主题,学完后获得15个学时,上海地区的必修课主题每年会有所调整;选修课则涵盖法律法规、理论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上海地区的选修课总学时为10个,需完成多门课程学习后累计获得。部分地区的专业科目需达到总学时的三分之二以上,学时未达标可能影响职称申报或年度考核评定。
完成公需科目学习后,学员需通过官方平台查询学时并生成证明。上海地区的学员可登录“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查看学时记录,广西地区则通过“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完成登记及证书打印。专业技术人员需确保学时真实有效,部分系统支持自动记录无需额外登记,但建议定期核对避免遗漏。完成全部学时并符合其他评审条件的人员,可凭系统生成的证明材料参与职称申报等流程。
建议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关注当地人社部门发布的公需科目通知,合理规划学习时间,优先完成必修课以避免周期末集中学习压力。学时管理具有连续性,需长期跟踪学时进度,一旦发现缺口应及时补修。部分省市支持学时跨年度补登记,但需尽早处理,以免影响当年职称评审或岗位考核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