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滑档会通知考生,但通知形式和时效性因省份而异。关键点包括:省级招办或高校通过官方渠道(如短信、平台状态更新)主动推送结果,但考生也需主动查询系统;滑档后通常有征集志愿或补录机会;未录取时系统状态会明确显示“自由可投”或“未录取”。
-
官方主动通知渠道
多数省份的考试院会通过短信或绑定的教育考试平台推送滑档信息(如广东、浙江等地),但部分省份仅更新录取系统状态(如“未录取”提示),需考生自行登录查看。建议录取期间保持手机畅通,并每日查看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或“阳光高考”平台。 -
系统状态实时可查
考生在每批次录取结束后,通过省级招办指定系统(如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档案状态。若显示“自由可投”且本批次录取已结束,则表明滑档。部分系统会附带原因说明(如“分数未达投档线”或“专业已满”)。 -
后续补救措施
滑档后需重点关注征集志愿(补录)安排,通常在本批次录取后1-2天内开放。部分省份会针对滑档考生发送征集志愿提醒短信,但名额有限需及时填报。高职扩招或下一批次的志愿填报也是备选方案。 -
特殊情形处理
艺术类、军校等特殊类型招生滑档时,部分高校会电话联系考生确认调剂意向。若填报了“服从调剂”仍滑档,可能是因体检、单科成绩等不符合专业要求,此时系统会标注具体原因。
高考录取动态需以省级招办官方信息为准,建议滑档考生立即联系当地考试院咨询补录流程,同时调整后续批次志愿策略。未收到通知不代表录取成功,主动查询是避免误判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