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辞职率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
经济待遇与工作压力失衡
-
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多数地区月薪仅2000元以下,难以覆盖家庭基本开销,尤其需自掏腰包承担村集体项目。
-
工作强度大,需处理基础设施、民生保障、政策落实等繁杂事务,长期加班导致身心疲惫。
-
-
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
晋升渠道狭窄,基层岗位缺乏上升空间,导致工作热情消退。
-
部分村干部因政策调整(如全职化、监督强化)失去自主性,工作积极性受挫。
-
-
乡村治理环境复杂
-
面临****、面子工程等阻碍,实干难出成效,长期投入精力却收获有限。
-
村民关系处理困难,部分村干部因坚持原则遭排挤,工作压力倍增。
-
-
年龄结构与代际矛盾
-
老龄化问题突出,六旬以上村干部占比高,体能精力难以应对新挑战。
-
年轻村干部缺乏威信和经验,村民信任度不足,难以承担接班压力。
-
总结 :村干部辞职是经济、职业、环境及代际矛盾的集中体现,需通过优化薪酬待遇、拓展发展空间、简化治理流程等措施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