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作业的“10个严禁”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核心准则,涵盖禁止违规操作、忽视防护、擅自作业等关键行为,旨在从源头杜绝事故隐患。
-
严禁无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操作证,未经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禁止参与高风险作业,如电工、焊工、高空作业等。 -
严禁不佩戴防护装备
进入作业区域必须穿戴安全帽、防护手套、防坠器等设备,尤其在化工、建筑等行业,防护缺失易导致重伤甚至死亡。 -
严禁擅自拆除安全装置
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罩、急停开关等不得私自拆卸或屏蔽,违规操作可能引发机械伤害或电气事故。 -
严禁违规指挥或冒险作业
管理人员不得强令员工冒险作业,员工有权拒绝违反安全规程的指令,如超负荷、超时限任务。 -
严禁酒后或疲劳作业
酒精或过度疲劳会显著降低反应能力,增加操作失误风险,此类行为在运输、高空作业中后果尤为严重。 -
严禁在禁火区使用明火
石油、化工等场所严禁携带火种或进行焊接作业,静电火花也可能引发爆炸,需严格审批动火许可。 -
严禁堵塞消防通道
安全出口、消防器材存放点必须保持畅通,突发事故时疏散延误会加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严禁带电检修设备
电气维修前必须断电验电并挂牌上锁,带电操作可能导致触电或短路火灾。 -
严禁交叉作业无监护
多工种协同作业时需专人协调监督,避免工具坠落、空间冲突等意外,常见于建筑工地或设备安装场景。 -
严禁隐瞒事故或隐患
发现设备故障、环境异常需立即上报,延迟处理可能扩大事故影响,如泄漏未报导致环境污染。
遵守“10个严禁”是每位作业者的责任,通过强化规范意识和日常监督,可大幅降低事故率,确保人员与生产安全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