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考公务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心态急躁,期望值过高 :
- 公考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成功上岸的考生平均备考时间在8-12个月之间。如果心态急躁,期望值过高,可能会导致在考试中连续失败,无法沉下心来系统备考。
- 缺乏基本行政能力 :
- 从2022年开始,国考行测难度明显提升,特别是资料分析和判断推理部分,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连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都欠缺,或者写作表达能力极差,建议先提升这些基础能力再考虑报考。
- 纯粹为了“铁饭碗” :
- 公务员工作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轻松,基层公务员常常加班到深夜,节假日也经常被临时召回工作。2023年某省公务员离职率达到了历史新高,其中35岁以下年轻人占比超过60%。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安稳”,那么很可能会在日后的工作中感到失望。
- 性格过于理想主义的“完美主义者” :
- 基层工作往往需要在有限资源下做出最优选择,过分追求完美反而会影响工作效率。在情景测试中总是给出“完美”但脱离实际的答案,可能会导致面试失利。
- 竞争过大 :
- 公务员考试的竞争强度非常大,而且呈现日益渐增的趋势。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能你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 薪资待遇、晋升空间有限 :
- 虽然公务员的平均薪资待遇并不算低,但全国不同地区公务员收入差别很大,同样的岗位,一线城市的年薪能够达到10w以上,而河南等地区的年薪在5w左右。此外,公务员群体的晋升也比较困难,晋升空间极其有限。
- 基层公务员工作强度较高 :
- 很多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并不轻松,加班也是常态,而且有些岗位节假日还需要值班,并没有如大家所想的那样。
- 规矩多,晋升慢 :
- 公务员虽有稳定的优势,但规矩也多,一年一年熬,论资排辈,年纪轻轻就能看到几十年后自己啥样。晋升“天花板”也很低,很多基层公务员都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到退休。
- 个人征信问题 :
- 征信不良者很难通过公务员政审。个人信用记录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借款、购房等金融活动,甚至可能对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 直系亲属犯罪记录 :
- 在公务员的政审中,考生的家庭背景同样被纳入考量范围。尤其是直系亲属的法律问题,常常会被审查得一清二楚。如果考生的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有过犯罪记录,这不仅会使考生的道德水平受到质疑,甚至还可能被解读成潜在的政治风险,直接导致政审不通过。
- 曾被开除公职者 :
- 对于曾经被开除公职的人而言,再次报考公务员可谓是难上加难。这是因为公务员选拔注重候选人的忠诚度和稳定性。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往往因违反工作纪律、职业道德等问题而失去职位,这些不良记录将成为政审中的一大污点。
- 涉嫌违法犯罪者 :
- 涉嫌违法犯罪的人无疑是公务员政审中的禁忌。这类人可能因涉及盗窃、吸毒、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而受到法律制裁。公务员作为国家的公职人员,必须严守法律底线,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综上所述,考公务员并非适合所有人。如果你不具备相应的行政能力、心态急躁、追求安稳、性格理想主义,或者存在个人征信问题、直系亲属犯罪记录、曾被开除公职、涉嫌违法犯罪等情况,那么不建议你报考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