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关爱辅导记录内容主要包括来访者基本信息、心理状态评估、辅导过程摘要和后续跟进计划,这些核心要素构成完整的辅导档案,既保障专业性又体现人文关怀。
-
来访者基本信息
记录姓名(可匿名化处理)、年龄、职业等基础资料,同时注明咨询日期和辅导形式(如面对面/线上)。特殊情况下需补充家庭背景、既往病史等关联信息,但需严格遵守隐私保护原则。 -
心理状态评估
通过标准化量表(如PHQ-9抑郁筛查)或临床观察,描述情绪表现(焦虑、低落等)、认知模式及行为异常点。例如:“来访者语速急促,自述持续失眠,初步评估为中度焦虑倾向。” -
辅导过程摘要
采用非评判性语言还原对话重点,包括使用的干预技术(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练习等)和来访者的反馈。示例:“探讨压力源时,来访者意识到完美主义与自我批判的关联,尝试制定‘允许犯错’的应对策略。” -
后续跟进计划
明确下次辅导时间、家庭作业(如情绪日记)或转介建议(需专科治疗时)。记录阶段性目标,如“未来两周重点练习腹式呼吸法,每日记录触发焦虑的事件”。
规范的记录既能跟踪干预效果,也为后续辅导提供依据,同时需确保资料加密存储,维护来访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