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提示是剧本中用于指导演员表演、舞台布置和场景转换的说明性文字,关键要素包括简洁性、动作性、视觉化和专业性。好的舞台提示能精准传达导演意图,同时给演员和剧组留出创作空间。
-
明确动作指令
舞台提示的核心是指导演员肢体动作和走位,使用动词要具体(如"踉跄后退"比"移动"更有效)。避免模糊描述,确保每个动作都能被直观理解。重要走位需标注方位术语(如"舞台左侧")。 -
环境可视化描写
用三要素构建场景:空间结构("倾斜的铁架楼梯")、关键道具("沾血的牛皮日记本")、灯光基调("顶光投下监狱栅栏阴影")。避免文学性修饰,突出可执行细节。 -
节奏与停顿标注
通过标点符号控制表演节奏:破折号表动作延续("凝视窗外——突然转身"),省略号表停顿("手指颤抖…最终按下按钮")。特殊节奏可标注"静场3秒"等具体时长。 -
专业术语运用
正确使用剧场术语:演区划分("二道幕前区")、灯光指令("追光收束")、音效标记("渐入环境雨声")。行业标准缩写可提升效率("SR"表舞台右侧)。 -
分层提示技巧
基础提示用括号嵌套在台词中("(摔碎茶杯)"),复杂调度单独成段。关键节点用粗体/斜体强调("幕布急速坠落"),次要描述可设为灰色字体。
舞台提示本质是剧组沟通的工程图纸,既要避免过度限制表演,又要确保核心意图准确传递。建议完成初稿后模拟演员视角通读,删除所有可能产生歧义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