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关于乡镇履职事项清单的核心目标是明确基层权责边界、为乡镇减负增效,通过清单化管理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其关键亮点包括:厘清“基本履职”“配合履职”“上级收回”三类事项,突出党建引领与责权一致原则,自下而上编制提升清单实用性,覆盖党建、经济、民生等11大领域,配套动态调整机制保障长效运行。
乡镇履职事项清单的制定遵循三大原则:依法依规界定职责,确保每项工作有法可依;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优先解决民生痛点;动态优化流程,避免清单僵化滞后。例如,清单明确禁止上级部门随意转嫁职责,从制度上根治“挂牌甩锅”问题。
清单内容需体现四大特性:专业性上,细化党建标准化流程、经济普查规范等操作指南;权威性上,严格对标中央文件如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经验性上,吸纳地方试点成果(如“红色先锋村”党建品牌);可信度上,配套公开监督机制,确保数据可追溯、责任可倒查。
落实层面需强化三项支撑: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清单事项在线跟踪;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收集基层干部反馈优化清单;将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避免清单沦为“纸上文章”。例如,某地通过“三资”管理平台实现村级财务透明化,群众满意度提升40%。
乡镇履职事项清单是基层治理的“施工图”,唯有坚持问题导向、动态迭代,方能真正激活末梢治理效能。建议结合本地实际补充特色事项(如民族地区双语服务),并关注2025年6月底全国清单验收节点的政策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