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是我国粮食安全治理的重要里程碑,聚焦政策性粮食监管、质量安全、流通效率三大核心,以“严控政策性粮食违规操作”“强化全链条质量监测”“取消收购许可转向事中事后监管”等亮点推动粮食流通法治化。
-
政策性粮食管理“五个严”
明确禁止虚报收储、以陈顶新、挤占补贴等行为,对违规企业最高罚款500万元,个人最高罚年收入10倍,确保政策性粮食“专粮专用”。 -
质量安全风险全流程防控
建立从收购、储存到销售的质量检验制度,严禁真菌毒素、重金属超标粮食流入食用领域,要求地方政府建立污染粮食处置机制,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
监管模式优化与减损增效
取消粮食收购资格许可,改为备案制,通过信用档案和动态检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同时推广先进储运技术,要求粮食品质轻度不宜存时及时出库,减少浪费。 -
法律责任与市场秩序并重
严打“低收高转”“虚假轮换”等扰乱市场行为,明确运输、加工环节的环保要求,推动市场化收购与政府调控协同发力。
当前条例的实施标志着粮食流通进入全面依法治理阶段,建议相关企业定期自查合规性,关注地方配套政策动态,以适应高标准监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