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帮扶措施+效果评估
就业帮扶记录表是系统记录帮扶过程和效果的重要文件,需包含基础信息、帮扶措施及效果评估三部分。以下是具体撰写指南:
一、基础信息(必填项)
-
被帮扶人基本信息
-
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
-
若涉及特殊群体(如残疾人、贫困家庭),需补充相关说明。
-
-
帮扶对象背景
-
就业状况(如未就业/待业/创业等)
-
教育背景(学历、专业、毕业时间)
-
其他特殊情况(如长期未就业原因、技能短板等)。
-
二、帮扶措施(核心内容)
-
帮扶过程记录
-
初次接触 :记录上门沟通时间、内容(如职业规划指导、心理疏导)
-
资源链接 :提供岗位推荐、就业政策解读、职业培训等信息
-
跟踪服务 :定期回访,了解工作适应情况,协助解决实际问题(如适应期辅导、薪资协商)。
-
-
帮扶形式
-
电话沟通、实地指导、网络平台(如就业网站、社交媒体)
-
若涉及实习或项目合作,需记录合作内容及进展。
-
三、效果评估(可选但推荐)
-
帮扶结果
-
就业状态 :是否实现就业、岗位匹配度、薪资水平等
-
升学/创业 :是否获得升学机会、创业项目进展等
-
长期发展 :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稳定性等。
-
-
反馈与改进
-
被帮扶人反馈意见
-
帮扶人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后续建议。
-
四、表格结构示例
序号 | 基础信息 | 帮扶措施 | 效果评估 | 备注 |
---|---|---|---|---|
1 | 姓名、性别、年龄等 | 上门沟通、岗位推荐、定期回访 | 就业状态、技能提升 | |
2 | ... | ... | ... | ... |
五、注意事项
-
数据保密 :妥善保管被帮扶人隐私信息,仅用于帮扶工作
-
动态管理 :帮扶记录需定期更新,反映最新进展
-
多方协作 :涉及学校、企业、社区等多方时,需协同记录
通过以上结构化记录,可清晰展现帮扶过程,为后续政策制定和效果评估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