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底,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共有103万家,占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约3.3%。
规模以上企业的定义及标准
规模以上企业是指达到一定规模和资质的企业法人单位,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 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 建筑业:具有总承包、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 批发和零售业:年商品销售额分别达到2000万元和500万元的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的行业分布及特点
- 行业分布:
- 工业企业数量最多,截至2023年11月底已达48.3万户,且持续增长。
- 其他行业如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也有相应的规模要求。
- 经济贡献:
- 规模以上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例如,2025年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
规模以上企业的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
- 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36.7%的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研发经费投入达1.5万亿元。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营业收入的比值)为1.41%,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 创新成果: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发明专利44.6万件,同比增长11.9%,显示出较强的创新能力。
总结
规模以上企业不仅是经济的重要支柱,还在研发创新和行业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的优化,这些企业将继续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