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至2012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 经济腾飞、社会变革与国际影响力提升交织, 重大事件深刻塑造了国家走向。 这十年间,中国经历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转型,战胜了非典、汶川地震等重大挑战,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事,并在载人航天、两岸关系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战略思想与政策革新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并将“****”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2003年科学发展观提出,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8年写入**。2006年废除农业税,终结了延续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直接惠及亿万农民。 -
应对重大挑战
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展现举国动员能力;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以高效救援和灾后重建创造“人间奇迹”;同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率先实现复苏。 -
科技与工程里程碑
2003年神舟五号实现首次载人航天;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突破高原冻土技术难题;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开启探月工程;2012年辽宁舰入列填补航母空白。 -
国际舞台高光时刻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无与伦比”的赞誉展现国家形象;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成为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 -
社会民生与两岸关系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同年国共两党领导人60年来首次握手;200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综合国力显著提升;2011年李娜法网夺冠、姚明退役等事件折射文体领域影响力。
这十年的成就为新时代发展奠定基石, 其经验启示我们: 坚持党的领导和制度优势是应对风险的根本,科学发展理念是长期繁荣的关键,开放合作则是融入全球化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