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核心在于快速保护现场、依法定责和高效调解赔偿,涉及简易程序与一般程序的区分、责任认定时效、检验鉴定流程及多元解决机制。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现场处理与报警
事故发生后,优先确保人员安全并保护现场,必要时拍照取证。若涉及人员伤亡、无证驾驶、酒驾或逃逸等情形,必须立即报警。轻微事故可协商后使用“交管12123”APP快处快赔,上传证据并在线定责。 -
责任认定时效
- 简易程序:交警当场或3日内出具认定书;
- 一般程序:无需鉴定的10日内完成,需鉴定的在鉴定确认后5日内出具。逃逸案件查获后10日内定责,中止认定最长不超60日。
-
检验鉴定流程
现场调查后3日内委托鉴定,30日内完成(可延至60日)。当事人对结果有异议的,3日内可申请重新鉴定一次。车辆在鉴定确认后3日内可领回。 -
赔偿解决途径
可选择自行协商、交警调解(10日内申请)或诉讼。调解需各方书面同意,未达成协议可起诉。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致残或死亡案件需计算残疾赔偿金或丧葬费。 -
特殊情形处理
逃逸案件需重点收集证据,肇事者承担全责;对认定书不服的,3日内可申请复核。涉及保险的,及时报案并保留理赔凭证。
提示:保留事故证据链(如照片、医疗票据),关注责任认定书时效,必要时咨询专业法律意见以确保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