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费多收超过当地物价部门核定的电价标准即属违法行为,根据我国《电力法》和《价格法》规定,供电企业或转供电主体擅自加价、分摊不合理费用等行为均需承担法律责任。关键判定标准为:是否超出政府定价、是否存在强制收费项目、电费结算方式是否透明合规。
-
政府定价红线不可越
各省市发改委定期公布居民/工商业用电的目录电价,例如居民阶梯电价每度电误差超过0.03元即涉嫌违法。转供电环节中,物业等中间方加价幅度最高不得超过10%(含变相损耗分摊),且需提供明细凭证。 -
隐性收费陷阱要警惕
以下情况属典型违法收费:- 以"设备维护费""公摊损耗"等名义重复计费;
- 采用估算电量代替实际计量(智能电表普及区域);
- 对租户收取高于业主标准的电价。
-
**取证关键步骤
发现电费异常时:- 保存近12个月缴费单据与电表读数照片;
- 对比当地发改委官网最新电价文件;
- 要求供电方出具加盖公章的收费依据。
遇到电费争议可向12315或国家能源局热线12398投诉,经查实后违法方需退还多收费用并按违法所得金额的1-5倍罚款。建议定期通过"网上国网"APP校验电费明细,工商业用户可申请第三方计量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