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选拔的常用测试指标可分为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五大类,具体如下:
一、身体形态
-
身高与比例 :短跑运动员理想身高175-190cm(男子),165-180cm(女子),下肢占身高比例≥55%。
-
肌肉与骨骼 :快肌纤维占比≥70%,体脂率低(男<10%,女<15%),骨盆窄、髋部宽度小。
-
跟腱与关节 :长跟腱(≥25cm)利于爆发力,髋关节灵活。
二、生理机能
-
心肺功能 :最大摄氧量(VO₂max)≥50ml/kg/min(短跑项目要求更高),安静心率低且运动后恢复快。
-
能量代谢 :30秒最大功率输出下降率≤35%,高强度训练后血乳酸15分钟内恢复≤4mmol/L。
三、运动素质
-
速度与爆发力 :短跑30米分段成绩≤3秒,立定跳远超2.5米,垂直跳跃达2.8米以上。
-
耐力与柔韧性 :中长跑2公里/12分钟跑达标,坐位体前屈男性指尖触地,女性手掌平放地面。
四、心理素质
-
神经反应 :脊髓反射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竞争意识强。
-
意志品质 :耐力跑中能持续运动并快速恢复心率。
五、技术水平
-
动作规范性 :步频快(短跑约1.8-2.0步/秒),步幅开阔,支撑时间短。
-
协调性 :穿梭跑、体前屈等测试关节活动范围。
注 :不同项目侧重点不同,如中长跑更注重心肺耐力,投掷项目侧重身高与力量。选拔通常分初选、复选、终选多阶段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