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优化行政层级、释放县域经济活力的重要探索,目前全省保留8个直管县(兰考、汝州、滑县、邓州、永城、固始、鹿邑、新蔡),通过赋予603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显著提升行政效率与经济增速,但核心权限下放不足、市县协调难题仍待突破。
1. 改革成效显著
直管县在重大项目审批、财政自主权等方面实现“直通省一级”,如永城通过省直管权限快速落地光明乳业万头肉牛养殖项目,巩义(原直管县)2023年GDP突破千亿。2014年改革后,首批10县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值,其中实际利用外资增速高出32个百分点。
2. 县域经济分化明显
直管县呈现“总量大、人均弱”特征:邓州、永城常住人口超120万,GDP总量领先,但人均GDP仅为市辖区的70%。产业类型多元,如长垣聚焦医疗耗材和起重机械,鹿邑打造化妆刷产业集群,而滑县、兰考仍以农业为主导,经济结构需升级。
3. 权限下放与体制矛盾
约40项涉及收费许可、重大项目监管等核心权限未彻底下放,存在“委托代管”现象。地级市与直管县在规划协调、资源分配上易产生摩擦,如部分直管县远离地级市(平均距离76公里),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4. 区域副中心定位
直管县被赋予建设“50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使命,7个县依托省际交界优势(如固始对接皖鄂)发展跨区合作。永城、邓州通过“以商招商”延伸产业链,但城镇化率普遍低于全省均值(2023年鹿邑仅40.93%),需强化产业与人口集聚能力。
未来需进一步理顺省-市-县权责关系,推动“实权”下放,同时加强跨区域基础设施联动,真正激活直管县作为县域增长极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