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假律师诈骗怎么办?关键点在于核实资质、保留证据、及时报警,并通过正规渠道**。 这类骗局通常以“低价代理”“包赢官司”为诱饵,利用受害者法律知识薄弱和心理焦虑实施诈骗,造成财产与法律程序双重损失。
-
识别假律师的常见套路
假律师往往通过短视频、社交平台发布广告,声称“免费咨询”“快速胜诉”,但实际不具备执业资格。他们常伪造证书、虚构法院关系,甚至以“诉讼费”“保全费”等名目多次索财后失联。 -
核实律师资质的必备步骤
通过司法部“中国法律服务网”或当地律师协会官网查询律师姓名、执业证号及律所信息。正规律师需签订书面代理合同并开具发票,法院费用均通过官方账户收取,绝不会由个人代缴。 -
被骗后的紧急应对措施
立即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若已影响案件进展,需主动联系承办法官说明情况,必要时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如12348热线)重新寻求帮助。 -
预防诈骗的核心建议
警惕“胜诉承诺”和低价陷阱,线下见面核实律所地址;涉及财产纠纷时,优先选择司法局推荐的正规援助渠道,避免盲目相信网络推广。
法律**需谨慎,选择服务前多查证、多对比。若发现机构冒充律师或违规收费,可向司法局或律师协会举报,共同净化法律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