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计算加班费,需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加班费计算标准
根据《劳动法》及相关规定,加班费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
工作日延时加班
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150% (即正常工资 + 50%报酬)。
-
休息日加班
-
可安排补休 :不支付加班费;
-
不能补休 :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200% (即正常工资 + 100%报酬)。
-
-
法定节假日加班
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300% (即正常工资 + 200%报酬),且 不能以补休替代 。
二、计算公式与基数
-
小时工资计算 $$小时工资 = \frac{月工资}{21.75 \text{天} \div 8 \text{小时}}$$
其中21.75是月计薪天数(剔除周末但包含法定假日)。
-
具体计算示例
-
月工资3000元,加班2小时(延时加班) :
$$3000 \div 21.75 \div 8 \times 2 \times 1.5 = 51.72 \text{元}$$ -
月工资3000元,休息日加班2小时 :
$$3000 \div 21.75 \div 8 \times 2 \times 2 = 68.97 \text{元}$$ -
月工资3000元,法定假日加班2小时 : $$3000 \div 21.75 \div 8 \times 2 \times 3 = 103.45 \text{元}$$。
-
三、注意事项
-
加班基数
-
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为计算基数,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若劳动合同未明确约定,按实际发放工资(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计算。
-
-
工时制度的影响
-
标准工时制 :直接适用1.5、2、3倍系数;
-
综合计算工时制 :以周期综合计算工时,超出部分按1.5倍计算,但需注意休息日是否为周休息日;
-
不定时工时制 :无需支付加班费。
-
-
补休与工资发放
-
补休需用人单位主动安排,且不得以补休替代法定节假日加班费;
-
实际到手工资需扣除加班费后计算。
-
四、常见误区
-
补休替代加班费 :仅法定节假日加班不可用补休替代;
-
月计薪天数错误 :部分企业可能使用22天或23天作为月计薪基数,需以劳动合同或法律规定为准;
-
奖金不计入基数 :计算加班费时仅考虑基本工资和津贴,奖金通常不参与计算。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确保加班费计算符合法律法规,避免因计算错误引发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