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建模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和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旨在实现系统性能评估、优化及决策支持。其核心作用包括以下四方面:
-
系统分析与建模
将电力系统划分为发电机组、输电线路、配电设备等子系统,分别分析其机械、电气特性,并通过数学方程(如电路方程、网络理论)整合为整体模型,用于预测系统参数变化规律。
-
静态特性分析
通过静态建模(如拓扑建模和参数建模)计算节点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评估系统在稳态条件下的运行状态,适用于常规运行分析。
-
动态响应与稳定性评估
动态建模模拟系统故障、负荷变化等时变过程,分析电网稳定性、可靠性及故障恢复能力,为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
控制策略优化与规划支持
基于模型进行控制策略仿真,优化调度方案、设备配置等,同时辅助电力系统规划,预测不同情景下的系统性能。
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电网设计、运行维护及新能源接入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