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比赛规则规程主要包括以下核心要点,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竞赛组织与要求
-
组别划分
-
通常按年龄(如青年组18-44岁、中年组45-65岁)或性别划分,部分赛事鼓励男性参与。
-
每支队伍限报16-25支,人数不超过18人,含领队、教练及参赛队员。
-
-
参赛资格
-
年龄要求普遍为18-65岁(部分赛事放宽至19-65岁),性别不限。
-
需体检并购买保险,提交健康证明及承诺书。
-
二、比赛流程与评分
-
赛制
-
采用裁判现场评分,抽签决定出场顺序,违规取消资格。
-
音乐时长3-4.5分钟,需专业录制,因音乐问题导致中断将扣分。
-
-
评分标准
-
综合考量舞蹈技术(动作规范、节奏感)、团队协作、服装道具、舞台表现等。
-
采用百分制,常见评分细则包括动作完成度(70分)、团队协作(3分)、音乐与服饰(1分)等。
-
三、音乐与表演要求
-
音乐规范
-
需自备符合主题的舞曲,时长3-4.5分钟,录制需专业。
-
音乐文件以U盘形式提交,每队仅限1曲备用。
-
-
表演要求
-
动作需整齐划一、节奏精准,服装道具与主题契合。
-
表演时间严格限制(如3-5分钟),音乐停止即终止。
-
四、纪律与责任
-
违反赛场纪律或健康承诺将取消资格,所有后果由参赛方承担。
-
评委会需保持专业性,不得与参赛人员讨论比赛细节。
五、规则依据
- 以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全国广场舞竞赛规则》为基准,各赛事可能补充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