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各科等级划分采用ABCDE五档,依据原始成绩及格线及比例动态分配,体育需达满分的60%或报考人数95%内方可获D级及以上。
1. 原始成绩门槛与比例调控
各科原始分需达到总分的60%(如满分100分需60分)方可排除E级,若未达线则归入E级。D至A级比例按全市考生总数分配:A级≤15%、B级≤30%、C级≤35%、D级≤15%,余下为E级。特殊科目如体育需按总分60%或排名95%内单独划线,确保基础达标者获D级资格。
2. 实践科目差异规则
实验操作(物理、化学、生物)与信息技术等科按实操表现分级,等级划分遵循与笔试相同的比例逻辑。美术、音乐等艺术科目仅设合格/不合格(A/B),未细化ABCDE等级。八年级地理、生物补考仅得D级,无A-C选项,且往届生需重考而非沿用原成绩。
3. 特殊考生处理
往届生成绩核减32分参与普高录取,且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成绩须参考原毕业学校记录。省内转学学生需提供原成绩证明,自主招生对文化课分数有底线要求(如全市5000名)。定向生录取可降70分,但需保留D级及以上科目。
4. 录取关联与复核机制
等级划分直接影响普高报考资格(D级门槛)、志愿填报优先级及保送标准。考生可申请核分但不可查卷,总分并列时按10科总分→政策加分顺序递补。中考报名费已取消,实践类科目现场操作费用由财政分级负担。
中考13科(含体育及实践课程)的等级划分兼顾分数阈值与排名比例,动态调整保障公平性,同时通过等级联动综合素质评价形成多元评价体系,为升学与就业双向衔接提供基础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