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左”倾错误的代表人物是王明,他在1931年至1935年间主导中央决策,其教条主义和宗派作风对中国革命造成严重危害。
王明在共产国际支持下,通过1931年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夺得领导权。他在革命道路问题上坚持“城市中心论”,否定***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要求红军配合攻打中心城市;在土地革命中主张打击富农,提出“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军事上排斥***的正确路线,在反“围剿”中导致严重失败,迫使红军长征。其思想完全照搬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革命力量遭受重创。
除王明外,第三次“左”倾错误还与苏联“第三时期”理论相关,强调革命高潮已至,主张全国性武装暴动。为推行其路线,王明在党内排除异己,打压持不同意见的干部,进一步削弱了党内民主。这一时期错误根源在于脱离中国实际,将理论教条化,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最终使中国革命陷入空前危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遵义会议纠正错误,结束“左”倾统治,确立***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