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已降至7590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数据标志着中国连续多年减持美债的趋势仍在延续,全年累计抛售规模达573亿美元,为2009年以来的最大年度减持量。
分点论述:
-
持仓变化趋势
- 中国持有美债的峰值出现在2013年11月,规模高达1.3167万亿美元,占当时美国外债总额的21.93%。此后,中国逐步减少持仓,2024年12月单月减持96亿美元,总持仓量回落至7590亿美元。
- 减持动作与外汇储备多元化战略、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
减持原因分析
- 风险规避:美国债务规模已突破34万亿美元,财政赤字高企,偿债能力引发担忧。
- 地缘政治: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增加,美国对俄制裁案例(如冻结俄外汇储备)促使中国警惕美元资产潜在风险。
- 经济考量:美债收益率走低,削弱其作为保值资产的吸引力。
-
未来动向
- 短期内中国可能继续以“到期不续持”方式稳步减持,但一次性清仓可能性极低,因大规模抛售可能导致资产价格暴跌,反噬自身利益。
- 部分国家(如英国)增持美债,或逐步接盘中国减持份额,但全球对美债依赖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总结
中国减持美债是长期战略调整的结果,反映对美元体系风险的审慎态度。未来持仓量可能进一步下降,但过程将兼顾市场稳定与资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