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要点,涵盖人员管理、设备维护、操作规范及应急响应等方面:
一、人员管理
-
资质要求
值班人员需持有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资格证书,熟悉设备操作及应急处置流程,严禁无证上岗。
-
值班制度
-
实行24小时双人值班制,每班不少于2人,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2小时。
-
严格交接班制度,交接前需检查设备状态并填写记录,严禁脱岗、替岗或睡岗。
-
值班前禁止饮酒,特殊情况需提前请假并安排替班。
-
二、设备与环境管理
-
设施维护
-
每日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设备等,定期委托专业机构维护保养,留存维保记录。
-
配备外线电话、灭火器、应急照明等设备,并确保备用电源自动转换正常。
-
-
环境要求
控制室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无关杂物,确保环境满足设备运行要求(如最低照度不低于300lx)。
三、操作规范
-
设备状态管理
-
报警联动设备需保持自动状态,严禁手动控制喷淋、防火卷帘等设施。
-
定期测试消防备用电源、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全时制运行。
-
-
操作流程
接到报警后1分钟内确认火情,误报需复位系统并记录,真实火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联动消防设施并拨打119。
四、应急响应
-
处置程序
明确火情分级响应机制,包括误报处理、火警确认、应急启动及人员疏散引导。
-
记录与档案
填写值班记录、设备运行记录、火警处置记录等,保存期限不少于1年,建立管理档案。
五、其他要求
-
安全标识
控制室入口设置明显标志,设备操作按钮标注清晰,避免误操作。
-
禁止行为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吸烟、动用明火或进行会客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