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及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管理制度
-
24小时值班制度
实行全天候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确保随时响应火灾或故障报警。
-
持证上岗要求
操作人员需通过公安消防机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上岗并规范记录考核情况。
-
交接班规范
提前10分钟到岗,做好交接班记录,未到岗前不得擅自离岗。特殊情况需提前报批并指定替班人员。
-
行为规范
严禁脱岗、替岗、睡岗,值班前禁止饮酒或娱乐。因故不能值班需提前报批。
二、设备与环境管理
-
设施维护
定期检查消防设备(如灭火器、应急照明、对讲机等)及系统运行状态,发现故障及时报修。
-
环境要求
保持控制室整洁卫生,严禁吸烟或使用明火,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无关杂物。
-
安全标识
在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确保无关人员无法随意进入。
三、应急处理流程
-
报警响应
接到报警后需立即启动相关消防设备,并通过通讯工具向上级报告,同时跟踪处理异常情况。
-
事故处理
记录事故处理过程,包括报警时间、处理措施及结果,形成书面档案。
-
疏散组织
发生火灾时,优先组织幼儿按预定路线疏散,禁止组织幼儿参与灭火行动。
四、职责分工
-
岗位责任
明确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保安、后勤等部门的消防安全职责,形成分级管理机制。
-
培训与演练
定期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及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及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隐患排查
定期检查用电线路、燃气管道等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报专业机构检测。
附:相关表格
建议制定《消防控制室操作记录表》《设备维护检查表》《值班交接班记录表》等,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可追溯性。
以上制度需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调整完善,并定期进行演练评估,确保有效性和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