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舞的基本动作及要领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部分,涵盖上肢、下肢及身姿控制:
一、上肢动作
-
齐眉晃手
- 双手下垂,曲腕屈肘交替于胸前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动作分为大、中、小三种幅度,高度依次为腹前/胸前、齐眉、前上方。
-
晃盖手
- 一手晃动时,另一手曲臂立腕抹弧线流动,常见于腰旁或腹前位置。
-
髋前划手
- 双手在髋前交替内外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与齐眉晃手形成连贯动作。
-
前后/横向摆手
- 前后摆手:双手下垂向45°前后摆动,手腕主导;横向摆手:单手水平横向摆动,手腕带动小臂。
-
平面摆手
- 单手从外向内水平摆动至胸前,手腕带动手臂自然延伸。
二、下肢动作
-
碎踏
- 双脚全**替踏步,双膝颤动,节奏均等,可配合进、退、转体。
-
颤踏
- 弱拍时膝盖下沉颤动,支撑腿踏地伸直,同时抬起另一腿,保持上身稳定松弛。
-
抬踏颤(冈打)
- 弱拍双膝下沉后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可单脚或双脚完成。
-
吸颤步
- 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踏地碎踏两次,保持身体稳定。
-
退踏步
- 后撤半步后踏地,支撑腿微离地面,重拍踏地颤膝。
三、身姿与步法
-
身姿要求 :体态自然放松,重心微前倾,脚位多为小八字,保持稳定。
-
步法基础 :包含平步、撩步、靠步等,以小幅度颤动为关键,体现“颤、开、顺、左、绕”五大元素。
以上动作需通过腕部、膝部及全身协调完成,强调内外开合与情感表达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