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的6个级别是L0(无自动化)到L5(完全自动化),核心差异在于人类介入程度和系统自主能力。目前L2级(部分自动化)普及率近60%,而L2+级作为过渡阶段正成为主流,L3级以上仍处于商业化探索期。
-
L0-L2级:辅助驾驶主导
L0级车辆无自动化功能,仅提供预警(如碰撞提示);L1级实现单一功能控制(如定速巡航);L2级可同步执行加速、转向等操作(如特斯拉Autopilot),但需驾驶员全程监控。 -
L3级:有条件自动化突破
在特定场景(如高速公路)下可完全接管驾驶,驾驶员仅需在系统提示时接管。本田Legend等车型已实现,但因法规和安全性争议,大规模落地仍受限。 -
L4-L5级:高阶自动驾驶未来
L4级能在限定区域(如园区、城市固定路线)无人驾驶,Waymo出租车是典型代表;L5级无需人类干预,但受技术、基础设施制约,尚无量产可能。
随着技术迭代,L2+级功能(如自动变道、拥堵辅助)正加速普及,而L3级以上需解决安全与伦理问题。自动驾驶的升级是渐进过程,消费者应理性看待厂商宣传,关注实际功能与适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