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不等于无人驾驶,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需要人类干预。自动驾驶通过辅助系统优化驾驶体验,但驾驶员仍需保持警觉;无人驾驶则完全由系统操控,无需人类参与。当前量产车型多为L2级自动驾驶,而L4级以上才属于无人驾驶范畴。
从技术分级看,国际通用的SAE标准将驾驶自动化分为L0-L5六个等级。L0-L2属于辅助驾驶,例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功能,系统仅分担部分操作,驾驶员始终承担主体责任;L3级开始进入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可在特定环境下接管驾驶,但需人类随时接管;L4-L5才是真正的无人驾驶,车辆能独立应对复杂路况,尤其L5级无需方向盘等传统操控部件。
实际应用中,自动驾驶技术已逐步普及。例如特斯拉的Autopilot、蔚来的NOP等功能均属L2级,通过多传感器协同实现跟车、变道等操作,但法规明确要求驾驶员双手不得离开方向盘。相比之下,Waymo、百度Apollo等企业的Robotaxi已在北京、上海等地试点L4级无人驾驶,车内无安全员,全程由AI决策。
安全与责任划分是两者另一关键差异。自动驾驶事故通常由驾驶员担责,因其本质是“辅助工具”;而无人驾驶的算法和传感器若出现故障,责任方可能转向车企或运营商。例如德国已通过立法明确L4级事故中厂商需承担主要责任。
未来交通的变革需分阶段实现。现阶段应理性看待自动驾驶的局限性,避免过度依赖辅助功能;而无人驾驶的全面落地仍需突破技术瓶颈、法规完善和公众信任三重挑战。无论技术如何演进,安全始终是智能出行的第一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