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酱最早出现在2017年,由日本虚拟主播绊爱(Kizuna AI)团队推出,标志着虚拟YouTuber(VTuber)行业的兴起。
-
起源背景
2016年底,绊爱作为首个自称“虚拟YouTuber”的AI角色诞生,随后其团队在2017年正式推出“AI酱”这一概念,结合人工智能与虚拟形象技术,开创了虚拟主播的新模式。 -
技术特点
AI酱通过动作捕捉、语音合成和实时渲染技术实现互动,早期依赖预设脚本,后来逐步引入自然语言处理(NLP)提升对话能力,使其表现更接近真人。 -
行业影响
绊爱和AI酱的成功推动了VTuber生态的爆发,全球范围内涌现大量类似虚拟角色,并衍生出直播、广告、游戏联动等商业化模式。 -
后续发展
2020年后,AI酱的概念被扩展至更广泛的AI虚拟助手领域,部分企业开始研发具备个性化交互能力的AI虚拟员工或品牌代言人。
如今,AI酱已成为虚拟数字人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创新形式持续影响着娱乐、营销甚至教育行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