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苹果公司在中国收取的“苹果税”高达400亿至482亿元人民币,占其全球总收入的近1/4,且中国市场税率高达30%,显著高于欧美、日韩等地区(如欧盟17%、美国27%)。这一现象引发了对苹果“双重标准”收费策略的广泛争议。
核心问题分析
-
税率差异明显
中国市场的标准企业税率达30%,小型企业为15%,而欧盟、美国等地的税率普遍低10%-13%。例如,欧盟标准税率为17%,且允许第三方支付,而中国用户只能通过苹果系统交易。 -
收入规模与市场地位
中国是苹果全球前三大营收市场之一,但高额“苹果税”与本地化服务不匹配。2023年全球“苹果税”总收入约1608亿元,中国贡献占比超25%,凸显其依赖度与议价权的不平衡。 -
政策与用户权益争议
苹果强制要求腾讯、字节等企业关闭小程序支付漏洞,否则暂停应用更新。相比之下,欧美用户可通过外部支付规避佣金,中国用户却无此选择,导致多次法律诉讼(如2021年用户起诉被驳回)。
总结
苹果在中国的高额税收与其市场策略紧密相关,但税率不透明与差异化收费长期受诟病。未来,随着监管加强(如欧盟罚款先例)和本土竞争加剧,苹果或面临更严格的合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