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考级主要分为13个等级,其中1-10级为普及型级别,11-13级为专业型级别。1-3级针对儿童启蒙,4-6级注重基础训练,7-10级提升综合能力,11级以上需专业资质。
1-3级:儿童启蒙阶段
- 以趣味性动作为主,培养节奏感和协调性
- 学习简单的手位、脚位和舞姿组合
- 例如《小星星》《采蘑菇》等童谣改编舞蹈
4-6级:基础训练阶段
- 加强柔韧性、力量和控制力训练
- 引入汉族民间舞(如东北秧歌)和古典舞身韵
- 组合动作复杂度提高,需完成跳跃、旋转等技巧
7-10级:能力提升阶段
- 综合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藏族、蒙古族等)
- 要求完成大跳、平转、翻身等中高级技巧
- 注重舞蹈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11-13级:专业水平阶段
- 仅限艺术院校学生或职业舞者报考
- 需掌握高难度技术(如串翻身、点步翻身)
- 考核即兴创作和剧目编排能力
中国舞考级体系科学系统,建议根据年龄和基础选择对应级别,长期训练能全面提升形体气质与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