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车险保费普遍上涨18%,创近十年最大涨幅,主要受综合成本率超100%、新能源车险亏损、保障范围扩大及通胀压力四重因素驱动。其中新能源车险涨幅尤为显著,部分车型保费翻3倍,而高风险车主保费上浮可达30%。
-
保险公司经营压力加剧:车险改革后赔付率持续攀升,多地综合成本率突破100%,头部险企通过涨价分摊风险。新能源车电池维修成本高昂,赔付率居高不下,燃油车保费被用于交叉补贴。
-
政策与责任扩容:2025年车损险新增树枝砸玻璃等理赔场景,三责险限额提高,保险公司风险敞口扩大。定价引入AI大数据评估,零整比高的车型及有违章记录的车主保费显著上浮。
-
外部环境成本激增:通胀推高维修和医疗费用,自然灾害频发导致车损索赔增加。营运车辆占比上升及商业险投保率提高,进一步放大赔付总量。
-
区域与车型差异明显:一线城市保费涨幅达25%,远超三四线城市8%的均值。10-30万元价位新能源车保费涨幅最高,部分车企推出专属保险对冲成本。
车主可通过优化驾驶习惯(出险2次保费涨25%)、剔除非必要附加险、跨平台比价降低支出。当前保费调整是市场自我平衡的结果,建议优先确保核心险种覆盖,再根据用车场景灵活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