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冲击新一轮“双一流”仍具备显著潜力,其核心优势集中在特色学科突破性成果、省级政策强力扶持、科研平台持续升级三大领域。以下从学科建设、政策资源、科研实力等维度展开分析:
-
学科竞争力稳中有进
扬州大学的作物学、兽医学等学科已形成独特优势,例如作物遗传育种团队近年培育出多个国家级审定品种,兽医学在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发表多篇高影响力论文,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化学、工程学等学科ESI排名持续提升,为学科交叉创新奠定基础。 -
政策资源聚焦投入
江苏省“十四五”教育规划明确支持省属高校冲击双一流,扬州大学作为省内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近三年累计获得省级专项资金超8亿元,重点用于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实验室升级。地方政府还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其导入产业资源。 -
科研平台跨越式发展
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2024年获批建设“智慧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尤其在基因编辑育种、新型疫苗研发等领域,已形成产学研闭环生态,近两年技术转让金额突破1.2亿元。 -
人才梯队持续优化
通过实施“高端人才引培计划”,全职院士增至5人,45岁以下青年长江学者新增3名。2024年与剑桥大学、瓦赫宁根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显著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研修经历者占比达41%。
尽管面临省内外高校激烈竞争,扬州大学通过错位发展特色学科、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强化国际合作网络,已构建起冲击双一流的系统性支撑体系。建议关注该校2025年国家科技奖申报动向及第九轮学科评估结果,这些将成为判断其晋级可能性的关键观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