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造成绩复核有一定作用,但成功率较低,主要适用于主观题登分或合分错误的核查。 虽然存在个别案例通过复核修正分数(如湖南考生从58分更正为61分),但整体流程不透明且不涉及重新评卷,多数情况下仅能确认成绩录入准确性。
-
复核的核心作用有限
成绩复核仅针对主观题,核查范围包括漏评、计分或登分错误,不重新评判答案正误。客观题因采用机读卡自动评分,原则上不接受复查(缺考或异常成绩除外)。例如,海南某考生复核后总分从68.5分调整为64.5分,反因计分修正导致未达标。 -
成功案例与风险并存
极少数案例显示复核可能修正统分错误,如湖南考生通过复核增加3分达标。但此类情况罕见,且存在分数被调低的风险。复核程序由考试机构代查,考生无法参与过程,结果反馈通常仅告知“无误”或调整后的分数。 -
操作流程与时效性
考生需在成绩公布后30天内提交书面申请,附身份证及准考证复印件。部分省份支持线上申请(如湖北、福建),但需注意逾期无效。复核结果通常需等待1-2个月,且多数省份明确“仅限一次申请”。
若成绩与预估差距较大或接近合格线,可尝试复核,但需降低预期。更建议优先关注备考质量,避免依赖复核“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