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学领域涌现了多位泰斗级教授,他们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立法实践贡献著称,如奠基人高铭暄、理论创新者张明楷、实务派代表王作富等,形成了“北高南马”等学术流派,推动了中国刑法学的体系化发展。
-
学术奠基与立法贡献
高铭暄教授作为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全程参与1979年及1997年《刑法》的制定与修订,培养了大批刑法学博士,其与马克昌教授并称“北高南马”,奠定了中国刑法学的基本框架。王作富教授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早期翻译苏联刑法著作,为学科初创提供重要借鉴。 -
理论创新与学派发展
张明楷教授以《刑法学》等多部专著构建了系统的犯罪论体系,主张实质解释论,与周光权教授形成学术争鸣,推动学派多元化。陈兴良教授则在犯罪构成理论领域提出创新观点,影响深远。 -
实务与教育影响力
西南政法大学赵长青教授曾代理重庆綦江虹桥案等重大案件,将学术研究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罗翔教授以通俗普法广受公众关注,推动刑法知识大众化。中国政法大学的曲新久、阮齐林等教授也在教学与研究中贡献突出。
这些教授的研究覆盖立法、理论与实务,不仅塑造了中国刑法学的学术版图,更通过教育和公共传播持续影响法治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