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已正式公布,共147所高校入选,新增7所原“双非”院校(山西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并取消了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区分,更注重学科建设质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可自主确定建设学科。
-
名单规模与变化
本轮名单在首轮140所基础上扩容至147所,新增高校集中在医学、农业、科技等领域,体现国家对应用型学科的倾斜。原有高校中部分学科被警示或撤销,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了竞争性。 -
学科布局特点
基础学科(数理化生等)占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92个,形成“厚基础、强应用、重人文”的布局。清北两校的学科自主权进一步凸显其引领地位。 -
报考与就业影响
双一流标签仍是考生择校、企业招聘的重要参考,尤其新增院校的特色学科(如华南农业大学的农学)值得关注。部分原“双非”院校凭借学科优势晋级,性价比显著提升。 -
未来动态展望
第三轮评选预计2027年启动,浙江工业大学、深圳大学等14所高校被预测为潜力候选。本轮警示学科需在2023年整改验收,后续调整或更频繁。
双一流建设持续推动高校分层优化,考生可结合学科实力与个人规划理性选择,同时关注动态调整带来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