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和双一流建设有什么区别

建设内容不同

双一流和双一流建设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概念范畴

  1. 双一流

    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国家战略,包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个维度。

  2. 双一流建设

    是实现双一流目标的具体过程,涵盖高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改革与提升。

二、评价对象与标准

  1. 双一流

    • 学科评价 :针对特定学科的学术水平、师资力量、科研平台等硬实力指标,采用国际同行评议机制。

    • 建设高校 :需同时包含一流学科建设,但整体评价更注重学校综合实力。

  2. 双一流建设

    • 整体评价 :不仅评估学科,还涉及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国际化程度、社会服务能力等软实力指标。

三、建设目标与范围

  1. 双一流

    • 学科目标 :在特定领域成为国际顶尖水平,培养顶尖学术人才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 建设范围 :覆盖全国高校,但首批名单仅包含部分重点高校。

  2. 双一流建设

    • 目标 :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提升区域或全国高校整体竞争力,服务国家战略。

    • 范围 :既包括高校个体,也涉及高校联盟或区域教育集团的合作。

四、实施策略与保障

  1. 双一流

    • 采用“自上而下”的遴选机制,高校无需申报即可参与,重点支持优势学科。

    • 侧重“精准建设”,聚焦学科优势领域。

  2. 双一流建设

    • 强调“综合改革”,需结合学校特色制定个性化方案。

    • 依托国家平台和政策资源,推动高校间协同发展。

总结

双一流是建设目标,双一流建设是实现该目标的战略举措。前者聚焦学科竞争力,后者强调整体实力提升,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迈向世界一流水平。

本文《双一流和双一流建设有什么区别》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526978.html

相关推荐

双一流建设是指什么

双一流建设是指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战略,旨在通过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来提升国家的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这项计划不仅关注高校的整体实力提升,还特别强调在特定学科领域的卓越表现,以促进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进步。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目标包括: 提升教育质量 :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强化科研能力 :支持高校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推动学术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2025-05-05 学历考试

第一轮双一流大学名单

‌第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于2017年9月公布,包含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36所+B类6所)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从"211/985"向"双一流"战略转型 ‌。该名单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旨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打破身份固化格局。 主要特点: ‌分类实施 ‌:一流大学分A/B类实施动态调整机制,A类包括北大、清华等36所传统强校

2025-05-05 学历考试

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公布

2025年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已正式公布,共147所高校入选,新增7所原“双非”院校(山西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并取消了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区分,更注重学科建设质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可自主确定建设学科。 名单规模与变化 本轮名单在首轮140所基础上扩容至147所,新增高校集中在医学、农业、科技等领域,体现国家对应用型学科的倾斜。原有高校中部分学科被警示或撤销,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了竞争性。

2025-05-05 学历考试

双一流高校什么时候再评选

“双一流”高校的评选 通常每五年进行一次 ,最近一次评选已于2022年完成 ,这意味着下一次评选预计将在2027年 进行。**“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战略,旨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双一流”评选的周期 是每五年一次。这一周期设定是为了确保高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建设和发展,同时也为评估和调整提供了合理的间隔

2025-05-05 学历考试

最新评选双一流高校名单

根据2025年最新信息,全国双一流高校名单及建设情况如下: 一、最新入选高校(第二轮) 新增7所高校 南方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湘潭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山西大学。 二、分梯队建设高校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A类36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 其他高校包括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

2025-05-05 学历考试

最新双一流高校评选结果

根据2025年最新信息,全国双一流高校评选结果及建设情况如下: 一、双一流高校总数 截至2025年5月,全国共有 147所双一流高校 ,其中: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42所(A类36所)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95所 二、师范类高校表现突出 福建师范大学 :拥有3个A类学科,学科优势显著 浙江师范大学 :在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表现突出 山东师范大学 :师范类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2025-05-05 学历考试

入选双一流大学的条件

​​入选“双一流”大学的核心条件是高校需在人才培养、学科水平、师资队伍、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及国际化等方面表现卓越,并通过动态竞争机制脱颖而出。​ ​具体而言,需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拥有高水平学科、具备社会认可度,并打破身份固化,实行五年周期的动态调整。 ​​人才培养质量优先​ ​:高校需提供高质量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能培养出学术大师、行业领军人才等拔尖创新人才。

2025-05-05 学历考试

双一流评选标准

​​双一流评选标准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通过人才培养、学科水平、师资力量等六大维度综合评估高校实力,​ ​ 每5年动态调整一次,打破终身制,强调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选不唯排名、不设总分,注重原始创新与社会贡献,尤其向中西部高校倾斜支持。 ​​人才培养为核心​ ​:本科生教育需具备高质量课程体系与就业竞争力,研究生教育强调科研成果转化与导师队伍建设,例如学生在国际竞赛

2025-05-05 学历考试

下一轮双一流大学评选时间

下一轮双一流大学评选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 ,并在2027年正式公布结果 。这是根据教育部规定的每5年一个评选周期的安排推算得出的。上一轮评选在2022年完成,因此下一轮评选的时间节点备受关注。 一、评选时间节点 2026年启动 :高校需根据评选标准提交相关材料,启动竞争。 2027年公布结果 :经过专家评审、政府比选等程序后,最终名单将在2027年正式对外公布。 二、评选标准与动态调整机制

2025-05-05 学历考试

山东财经大学重点专业

山东财经大学重点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金融、会计等领域,国家级特色专业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其核心优势。以下是具体信息: 一、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 经济类 :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 会计类 :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 管理类 :企业管理、财务管理 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 核心财经类 :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

2025-05-05 学历考试

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于2017年公布,包含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旨在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提升。 这一战略布局聚焦学科前沿与国家需求,通过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体系。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首,涵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重点支持整体办学水平提升。此类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承担国家战略任务

2025-05-05 学历考试

双一流建设高校有哪些学校

​​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共147所,涵盖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含A类36所、B类6所)和10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是国家高等教育战略的核心布局。以下为关键内容分述: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A类36所​ ​: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综合性强校,以及国防科技大学等特色院校,代表中国高等教育的顶尖水平。 ​​B类6所​ ​

2025-05-05 学历考试

第二轮双一流高校指哪些

​​第二轮“双一流”高校是指教育部等三部委于2022年公布的147所重点建设高校,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新增7所地方高校(如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大学等),并首次取消“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高校的区分,强调学科动态调整机制。​ ​ ​​覆盖范围与新增高校​ ​:本轮名单包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传统强校,同时新增湘潭大学(数学)、南方科技大学(数学)等7所高校,突出对地方院校和基础学科的扶持。

2025-05-05 学历考试

双一流大学最差的5所大学排名

根据搜索结果中权威性较高且时效性较新的信息,以下是综合评估后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中表现相对较弱的5所大学(排名不分先后): 延边大学 问题 :学科建设存在短板,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未达双一流预期,面临被撤销风险;全国排名165位,资源有限。 优势 :医学、法学领域表现较好,录取分数线较低(理科约550分)。 辽宁大学 问题 :应用经济学学科被警告,学科建设未达标;经费预算仅11.1亿元,发展滞后。

2025-05-05 学历考试

双一流大学高校名单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名单,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47所,其中包括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一、新增高校 第二轮名单新增了7所高校,分别是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 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42所,其中A类36所,B类6所。A类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2025-05-05 学历考试

第二批双一流高校正式名单

**第二批“双一流”高校正式名单已于近日公布,**此次名单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亮点包括新增多所高校,部分原“双一流”高校的学科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以及对中西部高校的扶持力度加大。**以下是关于第二批“双一流”高校正式名单的详细解读: 1.新增高校数量及分布第二批“双一流”高校名单中,新增了多所高校,涵盖多个省份。这些新增高校主要集中在理工科、农学、医学等领域

2025-05-05 学历考试

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公布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正式公布,共新增7所高校和147个学科,重点支持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及国家战略急需领域, ‌体现了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政策导向。以下从关键变化、学科布局和影响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扩容与动态调整机制 ‌ 本轮新增高校包括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创新型院校,同时对首轮建设成效不明显的高校实行警示或撤销,首次明确“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规则

2025-05-05 学历考试

第二轮双一流最新名单

​​第二轮“双一流”最新名单已公布,共147所高校入选,新增南方科技大学、山西大学等7所高校,并取消了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区分,强调学科特色发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可自主确定建设学科,部分首轮学科被警示需整改。 ​​名单规模与新增高校​ ​:本轮名单较首轮新增7所高校,包括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覆盖基础学科、工程类及社科领域。 ​​取消高校分类​ ​

2025-05-05 学历考试

财经领域包括哪些

财经领域涵盖多个核心领域,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金融领域 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及金融工具的运作。银行提供存**、结算服务;证券市场涉及股票、债券、基金交易;保险通过分散风险保障经济稳定。 财政领域 关注政府收支活动,包括税收政策制定、预算管理、国债发行等。财政政策通过调节政府支出和税收影响经济稳定与发展。 会计与财务领域 涵盖财务会计(记录、分类财务交易)、管理会计(成本控制)

2025-05-05 学历考试

泛领域是什么意思

泛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涵盖了多个不同的经济领域,从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到现代的信息技术、金融、医疗、教育等。以下是关于泛领域的相关信息: 泛领域的定义 泛行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覆盖了多个不同的经济领域,从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到现代的信息技术、金融、医疗、教育等,均被纳入其范畴之内。。 泛领域的应用 泛在物联网 :在工业、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领域泛化

2025-05-05 学历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