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双一流”高校是指教育部等三部委于2022年公布的147所重点建设高校,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新增7所地方高校(如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大学等),并首次取消“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高校的区分,强调学科动态调整机制。
-
覆盖范围与新增高校:本轮名单包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传统强校,同时新增湘潭大学(数学)、南方科技大学(数学)等7所高校,突出对地方院校和基础学科的扶持。
-
学科建设特点:基础学科(数学、物理等)占比显著,工程类学科达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大、清华可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其他高校需聚焦特定优势学科,如华南农业大学的作物学、山西大学的哲学与物理学。
-
动态管理机制:首轮16个学科被公开警示(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需在2023年整改,未通过者将调出名单,体现“能进能出”的竞争原则。
-
政策导向与影响:淡化高校“身份标签”,强化学科实效性,推动资源向国家急需领域倾斜(如公共卫生、材料科学),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提示:考生和家长可结合学科优势与地域发展选择高校,关注新增院校的潜力学科,同时留意动态调整带来的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