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首现2例日本脑炎病例,其中1人死亡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疾管署”于5月15日公布2例日本脑炎病例,均位于高雄市。其中1名男子在发病9天后不幸死亡,患病期间曾出现颈部僵硬、脸部神经麻痹等症状。
日本脑炎是什么病?
日本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于人畜共患病。该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最早在日本被发现并分离出来,因此得名“日本脑炎”。
乙脑的危害
乙脑病毒主要侵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高病死率和后遗症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2021-2022年我国乙脑发病数为353例,死亡人数为9人。
乙脑的流行特点
乙脑在我国的流行季节为每年的5-10月,发病高峰通常出现在7-9月。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
乙脑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猪是主要传染源。蚊虫通过叮咬感染乙脑病毒的猪,然后再叮咬人,从而将病毒传播给人。
乙脑的症状
乙脑发病隐匿,起病急,病情发展较快。发病初期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等,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如果未得到及时规范治疗,随后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等严重症状,部分病例可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精神失常及痴呆等,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死亡。
乙脑的治疗和预防
目前尚无针对乙脑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减轻症状并稳定患者情况。预防乙脑的关键在于接种乙脑疫苗和防蚊灭蚊。
总结
日本脑炎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预防乙脑的关键在于接种乙脑疫苗和防蚊灭蚊。当前已进入乙脑流行季,请做好疫苗接种和防蚊灭蚊工作,出现症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