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周新增1770例登革热病例,主要集中珠三角地区,白纹伊蚊为传播媒介,5-11月为高发期。当前疫情呈现家庭聚集性感染特点,防蚊灭蚊是关键措施。
疫情核心特点
- 区域分布:广州、佛山、东莞病例占比超70%,与雨季积水增多、蚊媒密度上升直接相关。
- 传播链清晰:90%病例有蚊虫叮咬史,部分社区出现同一家庭多人感染案例。
- 症状识别:突发高热(39-40℃)、眼眶痛、肌肉关节痛为典型"三痛"表现,部分患者出现皮疹。
科学防控要点
• 环境治理:每周清理花盆托盘、废旧轮胎等积水容器,社区喷洒灭蚊药剂。
• 个人防护: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
• 就医提示:发热3天未退需警惕,避免自行服用退烧药掩盖病情。
近期暴雨频繁加剧蚊媒繁殖,建议居民检查纱窗完整性,优先使用电蚊拍、蚊帐等物理防蚊手段。若所在社区出现病例,可向疾控部门申请入户灭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