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被称为“八皖”的原因与历史行政区划变迁密切相关,具体可归纳如下:
-
历史行政区划基础
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后,安徽省辖区扩大至8个府(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颍州)和5个直隶州(滁州、和州、广德、六安、泗州),因府数达到8个,故得名“八皖”。
-
简称“皖”的起源
安徽简称“皖”源于春秋时期的皖国(以潜山县天柱山为中心),以及境内皖山、皖水等地理标志。皖伯因德政被尊为“皖公”,其治所天柱山因此得名“皖山”,水称“皖河”,成为简称的象征。
-
名称沿用与文化影响
“八皖”一词虽在清代文献中已出现,但作为日常称呼普及于近代诗词、楹联等文化作品,成为安徽地域文化的典型符号。
总结 :安徽“八皖”之称由清代行政区划中的8个府得名,而“皖”则源自春秋古皖国及地理标志,两者共同构成安徽独特的地域文化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