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合肥市计划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89个,涉及总建筑面积101.27万平方米、407栋楼、10895户家庭,惠及3.2万余居民。改造工作将重点改善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差、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等问题,显著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改造项目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庐阳区16个、包河区17个、瑶海区19个、蜀山区2个、肥西县15个、庐江县19个及新站高新区1个小区。每个区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改造,确保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例如,庐阳区在2025年的改造中特别强调了增设停车位、解决楼顶漏水问题,并通过召开居民议事会收集意见,确保改造方案贴近实际需求。
改造内容丰富多样,不仅限于基础类改造如设置电动充电桩、完善消防设施等,还包括对老旧管线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的维修升级。对于存在停车难、加装电梯需求、体育健身设施缺乏等短板的小区,也纳入了相应的改造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还致力于推动适老化改造,比如安装转角折叠座椅及应急呼叫系统等,以方便老年人出行。
资金投入方面,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基础类改造按每平方米400元的标准补助,市和区按照一定比例分担费用。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如引入企业合作模式推进“市政+社区”一体化运营,以及通过政府资金扶持培育物业公司服务水平,逐步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标准化、市场化。
为保证改造效果持久有效,合肥市积极探索建立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这包括党建引领下的自治管理模式,以及通过连片改造策略整合零散楼栋,统一规划实施公共设施建设,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服务效能。
合肥市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高度重视公众参与度,从项目立项到施工监督,均设有居民代表参与环节,确保每一项决策都能反映民意,保障居民知情权与监督权。预计至2025年底,所有列入计划的老旧小区都将完成改造并验收交付,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与居民幸福感。
合肥市2025年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城市更新举措,它不仅关注硬件设施的升级换代,更注重软件服务的优化提升,旨在构建更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随着改造工作的深入展开,未来几年内,合肥市民将见证更多老小区焕发新生,享受更为便捷舒适的居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