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从全面封锁到战略接触再到竞争对抗的演变,核心围绕遏制共产主义扩张和维护亚太霸权展开。以下是关键政策阶段及特点:
-
全面敌对与封锁(1949-1971)
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主导联合国对华禁运,并通过《台湾关系法》武装台湾。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直接军事对抗,美国将中国视为“亚洲共产主义桥头堡”。 -
破冰与战略合作(1972-1989)
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正式建交。美国联中抗苏,对华技术转让放宽,经济合作深化,但仍在台湾、人权等问题上施压。 -
接触与遏制并行(1990-2016)
冷战结束后,美国通过“接触政策”推动中国融入国际体系,支持中国加入WTO,同时强化亚太军事部署,防范中国崛起。对台军售、南海侦察等矛盾持续。 -
全面战略竞争(2017至今)
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发动贸易战、科技封锁,拜登政府延续打压,组建“芯片联盟”,强化“印太战略”,在台海、南海问题上加剧对抗。
当前美国对华政策呈现“竞合交织”特点:一方面在气候、禁毒等领域寻求合作,另一方面在科技、地缘等领域加速脱钩。未来中美关系将长期在对抗底线与合作需求间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