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政策主要包括外交政策、经济政策、宗教政策及政治制度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外交政策

  1. 三大外交方针

    • “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外交关系,重新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为新中国外交奠定基础。

    • “一边倒” :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与苏联建立紧密同盟关系。

  2. 《共同纲领》原则

    • 确立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倡导和平共处。

二、经济政策

  1. 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

    • 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保护民族工商业,形成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经济结构。

    • 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方针,鼓励私营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发展。

  2. 共同富裕思想

    • 提出“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及长期艰苦奋斗目标。

三、宗教政策

  1. 法律保障

    • 《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宗教信仰自由,保护信仰自由及宗教活动。
  2. 西藏和平解放

    • 通过协议保障西藏宗教信仰自由,尊重藏族传统习俗,维护民族团结。

四、政治制度

  1.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 形成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
  2. 人民民主专政

    •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政权,巩固新生政权。

以上政策体现了新中国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围绕经济恢复、社会稳定、国际地位提升展开的全方位建设。

本文《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政策》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538446.html

相关推荐

新中国成立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从‌全面封锁 ‌到‌战略接触 ‌再到‌竞争对抗 ‌的演变,核心围绕‌遏制共产主义扩张 ‌和‌维护亚太霸权 ‌展开。以下是关键政策阶段及特点: ‌全面敌对与封锁(1949-1971) ‌ 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主导联合国对华禁运,并通过《台湾关系法》武装台湾。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直接军事对抗,美国将中国视为“亚洲共产主义桥头堡”。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经历了两次重大改革,分别是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以及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1950-1956年) 土地改革 背景 :为消除封建剥削,恢复农业生产,1950年中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彻底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影响 :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奉行什么政策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奉行的是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其核心方针包括“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体如下: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新中国始终将独立自主作为外交根本原则,强调国家主权和自主决策权,反对任何外部干涉。 三大外交方针 “一边倒” :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争取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与援助,保障革命成果。 “另起炉灶”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方针以​​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为核心,​​彻底终结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 ​,通过“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方针重塑国际关系,并逐步发展为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布局。​​关键亮点​ ​包括:废除不平等条约、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理念。 ​​三大方针奠定基础​ ​ 新中国成立初期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方针历经70余年发展演变,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根本宗旨​ ​,从确立教育服务大众的基本方向到提出"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逐步构建起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关键亮点包括以宪法形式确立教育人民性、强调德育与劳动教育结合、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等内容,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逻辑。 1949年《共同纲领》奠定新中国教育基础,明确"民族的、科学的

2025-05-05 高考

1956年3月新中国实行什么战略方针

1956年3月,新中国正式确立积极防御 的战略方针,其核心是坚持自卫立场、后发制人,强调防御与进攻的灵活结合,以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军事战略从革命战争时期向和平建设时期的重大转变。 历史背景与决策过程 1955年4月,***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首次提出“积极防御,决不先发制人”的原则。次年3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通过彭德怀的报告《关于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问题》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什么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以社会主义改造为核心的全面政策体系,涵盖经济、社会、教育和外交等多个领域。这些政策奠定了新中国发展的基础,并深刻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1. 经济政策 计划经济体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推动工业化建设,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通过集中有限资源支持工业发展。 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 :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为工业化提供保障。 2. 社会政策 社会保障体系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三大基本方针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三大基本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这三大方针构成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核心框架,旨在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国际合作与共同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集团,也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内政。这一方针强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的三大方针

新中国成立时确立了三大核心方针: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力更生、外交上的和平共处。 这些方针奠定了国家发展的基础框架,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内政外交。 政治独立自主 新中国成立后首要任务是彻底摆脱半殖民地状态,确立主权完整。通过废除不平等条约、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确保国家决策不受外部势力干涉,为后续发展扫清障碍。 经济自力更生 面对战后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国选择以计划经济为主导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方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方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核心内容,其核心精神是独立自主、维护国家主权,并通过外交策略应对国际环境: “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时期建立的一切旧外交关系,而是在新的基础上与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这一方针彻底摆脱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外交状态,确立新中国的独立外交地位。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强调在建立外交关系前,必须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包括政治、经济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哪种外交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其核心内容可提炼为三大关键方针:​​“另起炉灶”​ ​(废除旧外交关系,重建平等新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清除帝国主义特权后再建交)、​​“一边倒”​ ​(初期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一方针彻底终结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奠定了新中国主权独立与国际地位的基础。 ​​“另起炉灶”​ ​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党确立了什么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确立了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 ​的一系列根本方针,涵盖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各领域,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全面指导。这一系列方针在理论创新、制度保障与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框架。 ​​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与制度创新并重​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通过《共同纲领》确认其在国家政权中的核心地位,并在宪法中确立“党是领导一切的”基本原则。通过党委制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确定了什么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一系列重要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这些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2025-05-05 高考

以特长生进入高中好吗

​​以特长生身份进入高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可能享受加分政策、获得特长培养机会和提升心理素质,但同时也面临文化课压力、时间管理挑战以及激烈的竞争压力,需要学生合理平衡特长训练与文化课学习,才能增加考上理想大学的成功率。​ ​ 特长生可通过专业优势获取高中入学加分或降分资格,部分学校针对体育、艺术或科技类特长生提供“一条龙升学保障”,显著降低文化课门槛。高中阶段持续的专业训练有助于挖掘特长潜能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推动社会变革 的关键政策,包括经济重建(土地改革、国营经济主导)、外交独立("一边倒"三大方针)、人口流动有序管理 等,为社会主义过渡奠定基础。 1. 经济政策: 土地改革 废除封建地主所有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解放农村生产力;同时没收官僚资本 建立国营经济,控制电力、煤炭、钢铁等关键行业,确立公有制主导地位。 对民族资产阶级 采取"利用

2025-05-05 高考

文艺特长生只能报什么专业

文艺特长生可报考的专业范围广泛,主要集中在艺术类、传媒类及设计类领域,核心方向包括表演、音乐、舞蹈、影视制作、美术设计等,既能发挥特长优势又具备良好的就业前景。 表演与影视类 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适合热爱舞台或镜头表现的学生。这类专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可从事演员、主持人、编导等工作,影视行业和文艺团体的需求持续增长。 音乐与舞蹈类 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

2025-05-05 高考

美国对新中国实行的政策

​​美国对新中国实行的政策经历了从“全面遏制”到“接触融入”的演变,核心手段包括军事包围、政治孤立、经济封锁,以及后期试图通过技术限制和联盟施压维持霸权。​ ​其政策本质是维护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但中国通过独立自主的发展路径和反制措施,逐步打破了这种战略围堵。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采取“遏制战略”,通过三条岛链军事包围、操纵联合国席位、实施长达20年的经济禁运等手段孤立中国。朝鲜战争期间

2025-05-05 高考

中国目前实行的贸易政策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的贸易政策,核心特点是‌坚持多边主义、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具体表现为‌降低关税、扩大进口、优化营商环境 ‌等举措。近年来,中国通过‌自贸试验区扩容、RCEP生效实施 ‌等政策,进一步深化全球经贸合作,同时以‌“双循环”战略 ‌平衡内外需,增强产业链韧性。 ‌降低关税与扩大进口 ‌ 中国已多次自主降低进口关税,特别是对民生消费品

2025-05-05 高考

国家关于民族文化的政策

​​国家围绕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推出多项政策,核心亮点包括强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力度,并注重文旅融合与数字化保护。​ ​ 政策明确提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方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要求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通过教育、传播和文艺活动强化中华文化认同

2025-05-05 高考

我国的三大民族政策

我国的三大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和共同繁荣,具体内容如下: 一、民族平等 法律地位平等 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反对歧视与压迫 宪法明确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全面覆盖

2025-05-05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