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
老历(农历)三月属于春季。具体分析如下:
一、季节划分依据
-
农历划分
传统上,农历正月至三月被统称为春季,对应公历3月、4月、5月。这种划分方式强调节气变化,其中立春(约公历2月4日)标志着春季开始,立夏(约公历5月5日)结束。
-
节气划分
农历三月包含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四个节气,均处于春季范围内。
二、季节特征
-
气温变化 :春季气温逐渐回暖,但早晚温差较大,植物开始复苏生长。
-
物候现象 :春笋萌发、杨柳垂丝、莺歌燕舞等景象典型代表春季生机。
三、与初夏的区分
初夏通常指春季末期,具体划分存在地区差异:
-
时间范围 :部分划分将初夏定为农历三月下旬至四月初;
-
气象标准 :气象学上初夏可能对应公历4月下旬至5月。
但综合传统划分和多数地区的习惯,农历三月整体仍属于春季,而非初夏。
四、总结
老历三月是春季的最后一个阶段,传统上称为“暮春”或“樱笋时”“莺时”,兼具春季的温暖与生机的特点。若需更精确的初夏划分,需结合具体节气或气象条件进一步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