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通过“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新质生产力,以“文娱+旅游”“生态+旅游”“国际+旅游”为核心抓手,推动产业创新升级,2024年接待游客9亿人次、旅游收入首破万亿,占GDP比重6.7%,并连续六年举办文旅发展大会持续激发活力。
一、文娱赋能打造场景革命
山东深度挖掘影视IP与在地文化结合,《国色芳华》《唐探1900》等影视剧拍摄地乐陵影视城、青岛东方影都等转化成游客打卡地,推出“跟着电影去旅游”“沉浸式观演”等业态。德州乐陵通过复制千年枣林、搭建箜篌表演等场景,2024年旅游人数同比增长42%,春节收入超9000万元。全国首个“齐鲁1号”旅游列车串联16市35景点,形成“一站式文旅体验”,助力曲阜、菏泽等城市打造特色主题园区与沉浸演艺项目,预计2027年接待游客超10亿人次。
二、生态导向激活绿色经济
山东将生态修复转化为旅游生产力,东营黄河口通过修复盐碱地吸引百万候鸟群,催生观鸟游热潮,2024年游客量与收入创历史新高;巨野县废弃矿坑转型为水库与生态农庄,村民收入显著提升。全省累计创建32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推动“绿水青山”成为经济增量,生态旅游收入占文旅总收入比重持续上升。
三、全球视野拓展入境市场
青岛邮轮母港一季度接待国际旅客量同比增长超50%,开通国际航线8条、邮轮30艘次,实施通关1小时与多语种服务优化措施。山东推出30余条跨境文旅路线,融合汉服体验、非遗展演等文化符号,东南亚“百团万人”等专项产品吸引韩国团组激增,《入境旅游服务提升专项行动》加速落地,力争全年入境游客增长30%。
山东文旅通过“产业+文化+生态+国际”四维融合模式,打破传统观光局限,以场景化、产业化、国际化三重创新构建竞争壁垒,成为“好客山东”品牌跃迁的核心引擎。未来或将在数字文旅与沉浸体验领域持续深化,创造更融合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