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旅游景区的政策主要围绕智慧化升级、惠民措施、业态创新及消费促进展开,具体如下:
一、智慧化升级与景区改造
-
政策导向
国家鼓励景区实施智慧化改造,通过AR导览、数字技术融入(如沉浸式剧本娱乐、非遗体验)提升游客体验,同时推动景区与周边住宿、餐饮联动优惠。
-
数字化赋能
实施“门票+”模式,通过数字化运营挖掘用户需求,例如武汉、山西等地通过减免门票吸引游客,同时要求景区建立价格形成机制,规范收费行为。
二、惠民与消费促进
-
门票优惠政策
-
群体优惠 :学生、教师、老人、军人等凭有效证件享折扣;特定时期(如暑期、淡季)推出免票或半价。
-
联票与满减 :支持景区合作推行联票,消费满额可获优惠券或抽奖机会。
-
-
消费券补贴
联合政府或金融机构发放文旅消费券,用于门票及景区内消费,满额抵扣。
三、业态创新与夜间经济
-
主题化项目
鼓励开发沉浸式剧本娱乐、非遗手作体验、主题展览等,结合“夜游”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释放夜间消费潜力。
-
文旅融合
推动“旅游+”,如“旅游+城镇化”“旅游+农业”,实现产业与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四、政策实施与区域协调
-
分阶段目标
通过《“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建设世界级景区,结合地方特色(如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
-
试点与示范
鼓励区域合作推行联票模式,支持国有景区门票降价,探索市场化运营与政策引导结合的可持续路径。
以上政策体现了国家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服务转型的战略,通过智慧化、惠民化措施提升旅游品质,同时促进区域文旅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