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行政部门于2018年3月正式更名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卫健委),标志着职能从以疾病治疗为核心转向全民健康管理,整合了卫生、计生、医改等多部门职责,成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机构。
-
更名时间与背景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通过,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组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同年3月27日挂牌成立。这一调整顺应了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高发等新时代挑战,将健康管理上升为国家战略。 -
职能转变与整合
卫健委整合了原卫计委、国务院医改办、全国老龄委等职责,新增应对老龄化、医养结合等职能,弱化计划生育管理,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形成“大卫生、大健康”管理体系。 -
更名的深层意义
名称中的“健康”二字凸显理念升级:从被动治病转向主动健康管理,推动基层医疗、全科医生培养和非药物治疗发展,并通过医保局协同实现“三医联动”改革。 -
地方同步改革
2018年底前,各省市卫生局陆续更名为卫健委,部分试点地区(如湖南益阳)进一步与市场监管部门合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
提示:卫健委的成立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里程碑式的变革,其职能扩展与政策创新将持续影响全民健康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