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项
截至2025年4月7日,中国世界遗产总数为 59项 ,而非58项。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最新官方数据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决议,中国新增了3项世界遗产:
-
北京中轴线 (2024年6月):作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代表作,展现了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 (2024年6月):中国最大的沙漠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 (2024年6月):全球重要的候鸟迁徙停歇地。
更新后总数 :59项(含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
二、主要类别分布
-
文化遗产 :39项(如长城、故宫、莫高窟等);
-
自然遗产 :14项(如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
-
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4项(如北京故宫、曲阜孔庙等)。
三、代表性遗产举例
-
长城 :跨越多个省份,是首个世界文化遗产,象征中国古代军事与建筑智慧;
-
莫高窟 :佛教艺术瑰宝,以壁画和雕塑闻名于世;
-
布达拉宫 :西藏标志性建筑,融合藏式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
四、补充说明
-
历史演变 :2022年曾公布57项(含38文化+14自然+5双遗产),后因新项目获批增加至59项;
-
未来展望 :中国持续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申报,未来可能新增更多项目。
以上信息综合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及中国政府网权威发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