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天湖农场的工作人员及家属持有上海户口,这是因其作为上海市在安徽省的行政“飞地”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尽管地理位置位于安徽宣城,但该农场土地归属、人员编制及户籍管理均隶属上海,属于上海管辖的监狱系统单位。
- 行政归属与历史背景:军天湖农场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上海市闽北农场,1962年迁至安徽并更名为上海市皖南军天湖农场,后划归上海市监狱管理局管理。其工作人员由上海派遣,户籍、社保等均按上海标准执行。
- 户籍政策依据:上海在外省市的“飞地”(如军天湖监狱、白茅岭监狱等)均保留上海户籍制度。农场职工及子女可享受上海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甚至参与上海的中高考。
- 现实运作模式:农场内设有完整的社区体系,包括学校、医院等设施,民警及工作人员日常管理由上海市公安局农场分局和监狱系统共同负责,进一步强化了其与上海的制度联结。
- 户籍改革影响:尽管全国户籍改革后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但军天湖农场因特殊管辖权,仍被视为上海户籍的延伸,与普通农村或城镇户口性质不同。
若涉及户籍迁移或权益确认,建议直接咨询上海市户籍管理部门或农场相关单位,以确保政策执行的准确性。